|
专题聚焦
采购公告公示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发展能力诊断报告【二〇一七年四月】
来源:编辑:宣统部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28

目   录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4

(一)行业办学的优势… 4

(二)基地授权的优势… 5

(三)区位优势… 6

(四)国际化办学优势… 7

(五)旅游专业群优势… 9

二、学校发展的劣势. 10

(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10

(二)办学理念尚需更新… 13

(三)内部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14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18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19

(六)办学条件支撑不足… 20

(七)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系统开展… 22

(八)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22

三、学校发展的机遇. 23

(一)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黄金时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23

(二)现代旅游服务业大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25

(三)“一带一路”战略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27

(四)积极创建优质高职院校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27

四、发展挑战. 28

(一)挑战之一: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28

(二)挑战之二:“互联网+”时代对专业建设的新冲击… 28

(三)挑战之三:高职院校竞争加剧带来的冲击… 29

(四)挑战之四:扩大规模和内涵建设之间的矛盾… 29

五、SWOT组合分析. 29

(一)SO分析… 29

(二)ST分析… 31

(三)WO分析… 32

(四)WT分析… 33

六、学校发展战略选择. 33

(一)增长型战略… 34

(二)多种经营战略… 35

(三)扭转型战略… 37

(四)防御型战略… 39

 

前 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期,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中高速,产业结构转型迈向中高端,经济增长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为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和职业教育面临重大变革。

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指出,我国旅游业进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矛盾凸显期,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主题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主线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动力源是供给侧改革,目标是建成全面小康型旅游大国。《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云政发〔2016〕88号)指出,全球旅游业已经转型进入休闲度假新时代,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国际化、高端化和特色化,培育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职业教育方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2015年以来,教育部、云南省又先后出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等文件。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道路,创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是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环境变化。学校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蕴含着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与新的动力,为“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拥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然而新世纪以来,由于“升格”较晚,发展出现了滞后。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也为赶超其他院校、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内在动力。

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后起国家和地区可以直接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加之没有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的依赖,因而,只要基本条件具备,后起国家就可以发展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实现“后发先至”的效果。

借助后发优势理论,后起职业院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用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武装师生。后进的职业院校,完全可以减少或者不经过先进职业院校当初的探索过程,直接选择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武装师生,思想和观念转变的成本较低。二是科学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和调整要根据培养目标、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三是招商引资,提高办学硬实力。后进院校在招商引资建设问题上更易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更易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股份制改造。四是与名企共建,创新办学模式。建立能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的长效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五是改革管理制度,增强办学活力。后进职业院校具有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等机制创新的优势。由此可见,利用后发优势理论,后起职业院校可以将发展潜力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环境变化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确实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的发展机遇。

根据组织变革理论,组织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组织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组织做出适应性调整。组织只有做出成功的变革,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实现新的发展。为了深刻分析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策略选择,继而完成“弯道超车”的发展任务,本报告采用SWOT分析法系统分析学校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对学校的发展能力进行诊断,据此提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建议。

一、学校发展的优势

(一)行业办学的优势

旅游产业是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3281.79亿元,年均增长率26.7%;旅游业增加值90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6%。截至2015年年底,云南省各类旅游企业已经突破1万余家。《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旅游强省建设的着力点和加速引擎,全面构建旅游综合实力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功能强、产业贡献强和安全有保障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根据表1资料所示,云南省旅游行业企业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庞大。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是云南省旅游行业唯一一所高职院校,直属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必然可以享有这些得天独厚的行业资源。云南省旅游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可以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等提供支撑。

 

 

表1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具体内容
“十二五”


发展现状

 

Ø  投入营运的旅游景区点638个,住宿设施3000多家,星级旅行社企业424家;


Ø  拥有世界遗产5处,成为仅次于北京(6处)的世界遗产大省;国家旅游度假区3个,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76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国家级旅游景区232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城镇38个,省级旅游特色村350个。

“十三五”


发展目标

 

Ø  打造丽江古城、石林、三江并流、元阳哈尼梯田和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等5大世界遗产旅游池;


Ø  完善提升昆明滇池、阳宗海、西双版纳等10个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2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Ø  重点培育20个以上温泉康养度假区;

Ø  重点建设40个旅游森林公园和45个旅游湿地公园;

Ø  改造提升50个传统旅游景区,力争形成100个以上的5A级、4A级精品旅游景区;

Ø  累计建成运营60家以上国际知名品牌酒店、10个以上国际性健康服务公司、赛事经纪公司、户外运动公司、养生养老机构;

Ø  打造一批跨界融合的大型产业集团,做大做强10户以上综合型龙头旅游企业,做精做优120户专业型骨干旅游企业,做特做活1000户中小型特色旅游企业,扶持10户以上大型旅游企业上市或在新三板挂牌。

(二)基地授权的优势

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国仅3个)、中国科协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作为全国仅有的三个“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学校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平台得到提升,成为云南省旅游教育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这三个基地将是学校服务社会、扩大影响和树立品牌的重要平台。

(三)区位优势

云南省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域优势,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

1  云南省“十三五”空间布局示意图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将大力提升昆明在全国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云南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学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必然拥有其他旅游类院校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

(四)国际化办学优势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大背景下,学校确立国际化办学思路,依托“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泰国曼谷(泰国克里斯汀大学)、清迈(清迈大学)、普吉(普吉皇家大学)设立海外培训中心(图2),形成了“总部+海外培训中心”的国际化办学格局。

 

图2  国际化办学布局

同时,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宾馆酒店、旅游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广泛,包括领导互访、教师海外讲学、培训、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学术交流、学生海外留学、实习、就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等项目。

表2 国际化办学项目

项目具体内容
中外合作办学1.与英国爱姆伍德学院合作举办“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泰国曼谷工商管理旅游学院合办“应用泰国语”专业;


2.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航空服务等专业与泰国、马来西亚知名大学合作办学;

3.空乘服务专业与清迈大学语言学院合作。

师生国际交流1.截至2016年12月,组织教师49人赴海外培训;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5人;入选国家旅游局驻海外机构人才库2人;选派9名优秀教师到泰国学校任教;


2.选派空乘服务、旅行社经营管理、酒店管理、应用泰语、旅游英语等多个专业158名学生赴泰国、韩国、台湾及日本友好院校进行交换学习;

3.邀请国外、境外知名专家为师生开展各类讲座共计十余场。

社会服务国际化在泰国曼谷(泰国克里斯汀大学)、清迈(清迈大学)、普吉(普吉皇家大学)设立海外培训中心,先后5批次派出导游员132名分赴3个中心进行英语、泰语和旅游知识培训。
培训国际化每年均承担“中国云南-缅甸合作论坛旅游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交流活动”和“中国云南-老挝旅游官员及旅游企业高管培训交流活动”的对外培训任务,2016年培训500多名。

根据表2内容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已经初步形成国际化办学特色,成为云南省旅游职业教育对外合作的一个窗口。

(五)旅游专业群优势

根据教育部2016年公布的高等院校名单,云南省现有41所高等职业院校。初步统计41所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设置情况,如表3所示,可知全省目前有18所(包含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

纵观18所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设置情况,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专业设置种类最为齐全,已开设6个旅游类专业,占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中旅游类专业数量一半。其余17所高职院校开设的旅游类专业数量较少,大部分学校仅开设2-3个旅游类专业。因此可以看出,学校具有明显的旅游专业群优势。

表3 云南省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开设情况表

序号学 校具体专业
1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2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
3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
4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
5云南商务职业学院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6德宏职业学院旅游服务与管理
7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
8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导游、酒店管理
9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导游、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10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
1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
12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
13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旅游管理
14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
15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旅游管理
16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景区开发与管理
17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导游、酒店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
18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

二、学校发展的劣势

(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与国内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和省内其他类型高等职业院校相比,学校升格比较晚,办学的多项指标排名靠后,在其他院校已经形成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格局的情况下,学校尚处于“外延扩张”阶段。

1.与国内旅游类标杆高等职业院校对比分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前身为建于1983年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7年,成立浙江省旅游学校;2000年,在浙江省旅游学校基础上筹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该校是全国唯一一所旅游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唯一一所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院校,同时也是第一所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旅游院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是国内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佼佼者。故本报告选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学校作对比分析。

根据表4、表5中资料分析可以看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相比,整体发展水平较为滞后,表现在在校生规模偏小、专业建设水平偏低、科研能力偏弱、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方面,未来亟需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

表4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展情况对比表

学校发展情况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Ø  全日制在校生5620人,6个旅游类专业,缺乏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科研机构平台。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Ø  全日制在校生11177人,开设12个旅游类专业,其中有6个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


Ø  建有浙江旅游博物馆、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平台。

 

表5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部分办学指标对比分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专任教师总数(人)410173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9065.31
专任教师参加省级培训量(人次)3717.51093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8479.865743

数据来源:《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2.与省内、全国中位数对比分析

为更准确衡量学校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定位,本报告提取了诊断改进网中几类核心办学指标的云南省内中位数和全国中位数数据,以便对比分析(详细数据见下表6)。

表6 核心办学指标对比表

指标名称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本省中位数全国中位数合格指标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4.5134.5246.9515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7.318.2118.199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57437828.988808.423000
生均图书(册/生)34.5272.6980.1580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32.3725.9528.4220
生均占地面积


(平方米/生 )

25.4475.1468.6654
生均宿舍面积


(平方米/生)

3.6210.438.776.5

数据来源:《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17》、学校诊断改进网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与全省中位数相比,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仅仅有研究生学位占专任教师比例、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2项核心办学指标略胜一筹,其他核心办学指标远落后于全省中位数,这说明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全省尚处于中等偏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指标远低于省中位数,说明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亟需改善。

从全国范围来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仅有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这一项指标超过全国中位数水平,大部分指标都远远落后于全国中位数。这反映学校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十三五”期间亟需大力提升。

(二)办学理念尚需更新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出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

在总体部署下,多项职业教育政策陆续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健全以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明确支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特色发展;《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指出,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加入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多种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全面增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活力和服务能力;《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职业院校要逐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迎来了创新发展阶段,融入了更多创新理念。实地调研中,学校高层领导也在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昆明校区为核心的点面支撑布局、打造“总部+海外基地”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建设特色二级学院、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新的办学思想,但现阶段这些创新的思想、理念没有贯彻落实到位,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行为、固化为办学制度、内化为管理队伍及教职员工的共识。

(三)内部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1. 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纲要》指出,从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四个方面着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具体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制定章程、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等。云南旅游职业学院201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已根据国家规定依法修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章程》,但其他配套规章制度还有待健全;此外,学校尚未成立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和建立评估制度,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

  1. 质量保证体系亟需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指出要建立政府依法履职、院校自主保证、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部保证与教育外部评价协调配套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云南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8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学校已建立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室,但与教育部对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学校亟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

  1. 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2016年学校实行机构改革。改革后,学校的机构设置分为党政机构和教学机构两大类,其中党政机构包含党政管理部门和教学教辅管理部门两类,教学机构包含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具体设置如表7所示。

表7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机构设置表

类别具体部门
党政机构党政管理部门


(15)

党委办公室/纪检审计监察室、组织人事处、党委宣传统战部/宣传中心、大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保卫处/学生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会、团委、学院办公室/校友联络服务中心、财务处、质量建设与督导中心、离退休办公室、资产管理处、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后勤处、后勤服务集团
教学教辅管理部门


(4)

教务处、招生就业指导处/学生双创教育办公室、科研处、图书信息资源中心
教学机构二级学院


(7)

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资源工程学院、文化艺术学院
教学部


(5)

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合作办学处/中职教学部、继续教育中心/本科教学部、国际合作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心

由表7可知,学校现有15个党政管理部门、4个教学教辅管理部门、7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部,行政人员和教师的比例超过1:1,比较高,机构不够精简,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4.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信息化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加强高职院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云南省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8年)》明确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技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实地调研中发现,现阶段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偏低,尚未建立全校统一的管理系统和平台,现有的子系统较为分散,整体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5.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在形成学校凝聚力、培育学校办学特色、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已经凝练了“厚德通道,博学知行”的校训,“知行并尚,化育延芳”的办学理念,“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等精神文化元素。学校还以旅游行业文化为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够,没有充分挖掘学校内在的特色以及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等国际化元素。“十三五”期间,学校还需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构建既体现职业教育特质和旅游行业特色、又彰显学校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且兼具鲜明地域风格和国际化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截至2016年底,学校校内专任教师173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13名,占比65.3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77人,占比44.5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6人,占比32.37%。全国优秀教师3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①]。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师资队伍相比(表8),与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师资队伍明显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

表8  师资队伍指标对比

具体指标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专任教师数(人)173410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65.3190
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3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4名。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专业/院校共建、订单培养(冠名班)、共建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等。校企合作层次分为三种,浅层次合作模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辅导,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中层次合作模式是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校企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育人;深层次合作是企业与学校互相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攻关项目,对项目进行研究并将成果进行产品转化,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达1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5个,订单培养学生数量达116人,顶岗实习475人,接受毕业生210人,校企共同开发9门课程(表9)。可以看出,学校现阶段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浅层次和中级层次的初始阶段,深层次的合作如校企协同创新、建立产学研共同体等还未涉及,未来亟需深化校企合作。

表9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情况表①

专业合作企业数量(个)订单培养数(人)顶岗实习数(人)接受毕业生就业数(人)
旅游英语30205
会计与审计20011355
航空服务10103
酒店管理91069539
广告设计与制作5042
工程测量技术50105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50167
建筑工程管理5000
休闲服务与管理3099
计算机信息管理3001
应用泰国语100121
旅游英语120167
烹饪工艺与营养504810
导游12011256
旅行社经营管理10000
景区开发与管理6000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2101010
总计116116475210

(六)办学条件支撑不足

学校现有办学条件难以支撑办学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难以形成,对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培育和品牌提升产生严重制约。

1.基础设施条件有待完善

近年来,尽管随着办学经费的逐年增加,学校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但办学基础条件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学校

占地面积近1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4.2万余平方米,具体办学条件指标如表10所示,学校的基本办学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大部分还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这说明学校的办学条件亟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表10  办学条件指标对比

类别指标云南旅游


职业学院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值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生均图书(册/生)34.5280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57433000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7.99
监测办学条件指标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3.626.5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25.4454

注:学校数据根据《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测算

2.信息化基本条件薄弱

“十二五”期间,学校加快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一是基础建设,建有千兆光纤校园网,有线网络已覆盖所有办公、教学区域,办公、教学区域根据自身需要布设无线网。二是信息化应用,学校采购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二级学院配置了若干信息化设备与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录播系统、虚拟仿真软件等。三是数字化资源建设,学校建立了数字教学资源,包括图书信息资源中心自主学习平台收集的教学资源。总体来看,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明确要求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实习实训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与规划要求相比,学校的信息化基本条件还十分落后,信息化应用水平有待全面提升。

(七)创新创业教育尚未系统开展

根据实地调研,学校还未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基地缺乏,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驱动教育教学改革不明显。

(八)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首先,根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显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15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实现854.46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443.2万元。相比之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的金额偏低,2015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和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分别为22万元和242.87万元,2016年两项指标分别下降至9万元和48万元。

其次,从办学收入来源构成来看,近年来学校获得的其他收入金额较小(表11)。这充分说明学校利用知识优势获得社会服务收入偏低,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表11 2013-2016年学校办学收入来源表单位:万元


2013201420152016
办学总收入5177.195953.665960.135960.13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2785.514266.383949.493949.49
社会捐赠收入2652.6152.61
办学事业收入2001.5713911683.121783.76
其他收入388.11290.28274.91174.27

注:2013年办学事业收入包含学杂费收入 1310万元;2014年办学事业收入包含学杂费收入1245.98万元;2015年办学事业收入包含学杂费收入1398.10万元。

整体来看,学校开展的科研项目较少,提供的社会服务种类也较为单一。学校干部教师科研意识不强,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转化不够;继续教育比较薄弱、规模小,社会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亟待拓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效益亟待进一步提升。

三、学校发展的机遇

(一)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黄金时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表1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系列部署,云南省、昆明市相继出台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表13)。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职业院校准确定位、特色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表12  2014-2016年职业教育相关政策(部分)

时间政策法规政策出台方
2014.5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务院
2014.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委
2014.8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育部
2014.11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政部、教育部
2015.5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2015.6关于加强雨露计划支持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见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5.6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5.6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育部
2015.7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2015.8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
2015.10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部
2016.1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教育部
2016.3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2016.5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育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门
2016.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
2016.6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
2016.10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

表13 云南省部分职业教育政策

时间政策法规
2015.5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
2015.10云南“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20年)
2015.12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5.10云南省依法治教规划(2016―2020年
2016.3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016.8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 年)实施方案

2016.9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和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

(二)现代旅游服务业大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竞争国际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五大趋势,将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并实施“旅游+”战略,推动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云南省山川秀美、民族众多、文化多样、生态优良,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内旅游从大众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云南省旅游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发展的机遇。《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要重点推动“旅游+”,打造旅游新产品新业态(表14),加大旅游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表14   云南省旅游产业“十三五”新业态

新业态具体内容
着力构建新型旅游城镇体系按照旅游全域化、产业现代化、品牌国际化、服务品质化、城市景观化的要求,加快建设25个特色旅游城市、60个现代旅游强县、60个旅游名镇,推进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建设。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名牌新产品继续推进一批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建设10个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主题文化游乐园和红色文化旅游区,打造20条以上民族文化休闲街区,培育10个国内一流的品牌旅游节庆产品和20个特色旅游节庆产品。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新产品着力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园区,推进5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建设200个旅游精品农业庄园。
积极推进工业旅游新业态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旅游园区和工业旅游示范点;积极发展旅游商品加工业和旅游装备加工制造业。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新产品和新业态建设100个养老养生旅游项目、300个自驾游露营地、20个医疗健康旅游项目、1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体育旅游基地、20家航空旅游产业基地,积极开发高铁旅游产品。
积极推进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巩固提升已建3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循环经济试点。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需要大量旅游专业人才支撑,这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大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提供了新契机

云南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前沿位置,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又具有国家桥头堡战略建设的实践经验。《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十三五”期间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加大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文、社会、教育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开放格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辐射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更为位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上的云南旅游国际职业学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四)积极创建优质高职院校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16年颁布《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方案》,提出到2018年建设10所左右“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明显、就业优势突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强、有一定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综合水平领先”的优质高职院校。当前,学校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决心“弯道超车”创建优质高职院校,提出建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为学校自身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在动力。

四、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之一: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云南将推进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强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对旅游职业教育的结构与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二)挑战之二:“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产生新冲击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快速改变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探索“互联网+X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新的变革,并积极借助这一变革实现新的发展。

(三)挑战之三:高职院校竞争加剧带来的新压力

由于受高考生源减少、高职院校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招生连续遭遇“寒流”,招生难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不少高职院校投档人数远低于计划招生人数,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遭遇无人可录的尴尬局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如何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扩大招生规模,提升招生质量,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

(四)挑战之四: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展衍生新问题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已得到扩张,但是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亟需加强内涵建设。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升格较晚,面临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要调整思路,在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加强管理与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使学校的质量、水平、效率、效益及管理文化等内核得以改进,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

五、SWOT组合分析

(一)SO分析

SO区间是发展机遇与自身优势的组合区间,是学校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区间,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应该把握好三个结合。

  1. 基地授权优势与“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相结合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基地是中国对南亚东南亚旅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窗口。云南省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重要省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云南省正逐步加大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文、社会、教育交流合作,以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教育开放格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教育辐射中心。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应发挥基地优势,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培育国际化办学特色;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扩大基地的品牌影响,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率先实现旅游职业教育“走出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 行业办学优势与产教深度融合的职教导向相结合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云南省是旅游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行业资源。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直属于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享有省内丰富的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学校应充分发挥旅游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有效对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类型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新需求,一方面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打造产学研示范基地。

  1. 旅游类专业群优势与旅游产业大发展机遇相结合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旅游产业将打造新产品新业态,包括构建新型旅游城镇体系、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名牌新产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新产品、培育特色产业旅游园区和工业旅游示范点、发展旅游服务新产品新业态、推进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等。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现有6个旅游大类专业,是省内开设旅游大类专业最多的学校。学校应发挥旅游类专业群优势,紧抓旅游产业大发展机遇,紧密对接旅游产业新业态,一方面打造围绕旅游产业链发展要求的特色专业链,一方面快速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打造旅游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塑造专业品牌。

(二)ST分析

ST区间是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可能面临的威胁、风险相交集的区域,这个区间提醒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努力保持和强化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的优势。

  1. 基地授权优势与同类基地竞争的挑战

全国目前有三个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国家旅游局也在广西民族大学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挂牌“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广西处在“一带一路”交汇对接的重点节点和关键区域,是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的基地不仅为东盟各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还将开展旅游合作、东盟语种培训、旅游研究和学术、业务交流活动,成为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旅游界的重要通道和纽带。相比之下,广西的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更具有区位优势,学校应不断强化自身基地的优势,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

  1. 专业群优势与省内院校快速赶超的挑战

尽管学校是云南省内开设旅游大类专业最多的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的旅游大类专业群优势,但是省内其他高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建设水平并不弱,以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旅游休闲管理管理学院已开设4个旅游大类专业,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以及加拿大德恒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打通国际合作办学的通道,并先后获得云南省旅游局批准的“旅游专业非学历培训资质”和“旅游规划丙级资质”。学校的专业群优势正在被逐渐蚕食,未来亟需新增旅游大类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旅游方向,进一步强化专业群优势。

(三)WO分析

WO区间是机遇和劣势共存的区间,学校应对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只有补齐短板、转弱为强、夯实基础,才能抓住机遇,为实现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十三五”期间,学校提出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水平提升,需要办学条件的支撑才能实现。然而,现阶段学校的基础条件较为薄弱,主要是校区面积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信息化建设水平偏低等,难以支撑学校规模的扩张和内涵发展。学校未来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就必须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为办学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WT分析

WT区间是劣势和挑战相交集的区间,比如学校有一些专业,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优势专业,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定位与专业定位的支撑作用也不大,但是却又不得不面对来自同类院校强有力的挑战。这个区间会倒逼学校审慎思考,特别是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应该如何做出策略选择。

六、学校发展战略选择

综合前文的SWOT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学校未来发展战略可以采取增长型战略、多种经营战略、扭转型战略、防御型战略四种战略。

 

 

图3  SWOT策略分析

(一)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1. 打造国际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育培训基地”的优势与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双向驱动策略,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展旅游类人才国际培训项目,包括东盟国家官员和企业家培训交流、企业员工技能培训等。开展“一带一路”旅游类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力争将学校打造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1. 打造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作为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学校要充分发挥理事长单位的作用,牵头完善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吸收更多知名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入职业教育集团,将其打造为具有云南特点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

  1.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一方面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另一方面,校企共同培养师资,共建教师工作站,搭建专兼职教师交流平台。同时,学校可以选择与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加快旅游酒店类专业建设

紧密对接旅游产业链,完善专业链。补齐尚未覆盖的旅游酒店类专业,如增设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同时,瞄准旅游产业新业态,新设一批专业或专业方向,如温泉服务与管理、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养老养生旅游等。

加强专业集群建设。依托云南旅游产业优势,采取“重点建设、品牌引领、特色示范、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加强专业集群建设,重点打造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涉外旅游、信息传媒技术应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应用和旅游文化艺术等七大专业集群。

打造专业特色。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导游、旅游英语、休闲服务与管理、婚庆服务与管理五个专业打造为特色专业;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打造为国家级旅游类示范专业。

(二)多种经营战略

采取多种经营战略是在通过增长型战略强化传统优势、发展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培育新的优势。可以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1. 打造中国-东盟旅游创业学院

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深度合作,建设中国-东盟旅游创业学院,培育中国-东盟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健全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开展旅游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东盟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成为在云南乃至中国、东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旅游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1. 拓展“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功能

不断拓展“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功能,一方面加强国际旅游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国际旅游产业、技术研究,加强国际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另一方面拓展海外培训中心功能,将海外培训中心建设成为集海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海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旅游文化交流基地等于一体的海外合作办学基地。

  1. 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以投资、设备入股等形式,吸引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探索举办多元投入、共同治理、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打造中国东盟旅游创业学院以及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2-3个特色二级学院。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产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技术(能力)+服务(意识)+管理(职业发展)+创新(终身学习)”新型人才培养为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1. 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从需求输入、质量生成与改进、质量输出三个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动态循环阶段,质量决策、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纵向层面,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横向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主质量保证机制,构建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1. 合作开发精品课程

将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国际先进企业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中,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小语种,提高课程国际化水平。加强校企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多门课程,并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等。

(三)扭转型战略

扭转型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1. 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一是推动新校区建设,完善老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引进新的教学仪器设备、购买图书等。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师资队伍规模,引进一批优秀师资。鼓励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升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培养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积极申报“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旅游企业拔尖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等行业重点人才培训项目。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学校各个业务管理子系统,“消除消息孤岛”,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日常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建成集“智慧决策、智慧管理、智慧教学”为一体的智慧校园。

  1. 构建以昆明市校区为核心的点面支撑办学布局

加强与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省内市、州的合作,通过与地方政府、中高职学校、企业的合作,在市、州设立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分校,为地方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和供给侧改革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努力形成以昆明校区为核心,“政、校、行、企”联合办学的分校遍及各市、州的办学体系,全面服务云南旅游强省战略。

  1. 创新体制机制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组建学校理事会,作为学校发展指导、决策咨询机构,全面提升资源整合、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能力。

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不断增强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和现代管理水平。构建关系明晰、权限规范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

加强校级层面的领导、统筹,优化行政部门设置,完善并落实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建立院系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构建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1.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O2O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面向企业、院校和社会,针对毕业生、社会在职人员、复员军人、城镇化人口、农民工等不同群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开展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成立旅游行业企业服务中心,重点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企业诊断和技术支持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提高为旅游企业服务的能力。

(四)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具体举措:

  1. 改造传统专业。传统专业要积极融入“互联网+”“旅游+”等新元素进行改造和提升。

  2. 撤销无竞争力专业。办学条件比较薄弱,就业前景不好,招生又比较困难的专业可考虑撤销或合并,集中资源建设旅游类专业,凸显旅游类院校办学特色。

[①]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上一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二〇一七年四月】

下一篇:我校全面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二〇一七年四月】


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