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信息工程学院师生赴香格里拉开展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  时间:2025-07-19 16:49:30  浏览:

7月13日至17日,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在校团委的组织下,赴香格里拉市开展了一系列以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段皓老师、数媒2301班杨燚佳、数媒2401班吕国青和数媒2403班杨春晖同学积极参加校团委组成的实践团队,通过文化体验、科技培训、推普下乡等行动,让青春之花在雪域高原绚丽绽放。

科技下乡,推普助力

团队驱车前往金江镇仕达村开展实践活动。段皓老师为当地村民举办了短视频剪辑培训班,通过案例演示、实操练习等方式,帮助村民掌握新媒体技能。村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让师生们深受感动。

培训结束后,团队成员分组入户,通过游戏互动、情景对话等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吕国青同学说:“看到村民们从羞涩开口到自信交流的转变,我们感到特别欣慰。”活动结束时,村民们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向师生们表达感谢,场面温馨感人。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队来到新建村继续开展活动。段皓老师再次举办视频剪辑培训,数媒2403班杨春晖同学充分发挥自身所学,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AI生图技术培训,他通过现场演示,生动形象地向村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图像创作领域的创新应用。村民们对这种新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下午的推普活动中,团队成员还收集整理了当地民俗文化素材,为创作民族团结主题的数字作品积累资料。活动间隙,师生们与村民亲切交流,了解当地发展需求,探讨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能路径。

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在返程途中,师生们分享实践心得,讨论后续工作计划。段皓老师总结道:“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和文化传承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此次香格里拉之行,信息工程学院师生既在民族团结实践中深化了文化认同,又在科技服务中贡献了专业力量。团队将整理实践成果,制作反映民族团结的数字作品,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了高校与民族地区交流的桥梁,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第二课堂”。它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青春担当。这种知行合一的育人模式,正在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