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普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文化基本知识,具备创作、表演、教学能力;面向舞蹈表演、音乐表演和专业教学人员的职业岗位,从事舞蹈表演、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编导、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具体标准,以较为具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描述。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较好掌握芭蕾基训、中国古典身韵的基本组合、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风格特点,并能有感染力的诠释作品。
5.具备较强的演唱能力,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风格及意境,有感染力地诠释作品。
7.具有舞台的策划和运作能力,能够策划、编导、协调舞台演出。
9.具备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对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学科进行教学。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举落实课程思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开设安全教育(含典型案例事故分析)、社会责任、绿色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并将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自主开设其他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基本情况如下:
结合教学改革实际,探索重构课程体系,如按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专业拓展课程内
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重组为相应课程。本专业共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共102学时。
本专业总学时为2656学时,每16~18学时折算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总学时占总学时的29.7%。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15
56.9%,岗位实习累计时间为6个月,按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各类选修课程的学时累计占总学时的17.3%。军训、社会实践、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共13人,平均年龄38.92岁,其中50岁以上1人,40-49岁4人,30-39岁8人,年龄结构合理;有硕士研究生5人,大学本科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38%;副教授1人,讲师4人,中学高级讲师2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比例7%,中级职称比例46%。“双师型”教师占比90%。本专业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担任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要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具有音乐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具有本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术研发社会服务。教师每年企业锻炼不少于1个月。
本专业有兼职教师4人,主要从本教育行业的高素质人才中聘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
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本专业共组建教学团队3个,其中2个为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定期开展专业(学科)教研活动。
本专业共有校内实训教室7个,智慧音乐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2间,校内实训工位数80个,使用普通教室20间。
本专业共有校外实训基地4个,主要承担教学实习、岗位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每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配备岗位实习指导教师不少
本专业教材选用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规范程序选用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专业课程教材体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并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进行动态更新。
本专业有专业类图书文献资料14400册(个)。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舞蹈学、民族文化、云南民族歌舞汇编、舞台实践、艺术概论、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图书、论文、资料等。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民族音乐与舞蹈、舞蹈概论、民歌鉴赏、民族器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经典民歌传唱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本专业建设、配备与民族表演艺术专业有关的专业教学资源1个,教学资源有文本类资源5个,演示文稿类资源15个,图形图形(图像)
类资源2300个,音频、视频类资源900个,动画类资源160个,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建设、配备与民族表演艺术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具有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条件。支持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本专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学情与教学资源,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贯彻“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小学英语教师岗位工作特点,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坚持民族表演艺术教学为主导,坚持学中做、做中学。此外,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化教学手段,实施翻转课堂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如: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出示具体案例来组织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的矛盾,参加讨论,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看,案例教学有助于“活化”教材,改革传统概
念教学;能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
2.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一般是指使学生亲身介入实践活动或一定的情境,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或亲历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常见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有“情景模拟”、“参观调查”、“角色扮演”、“实验制作”、“实践亲历”等等。
3.实践探究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实践与探究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经验和日常生活为背景,在活动和探究中,演绎教材内容,补充和生成超越教材知识的内容。这种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组成。
(1)理论和理实一体必修课:过程性考核由出勤20%、作业(报告)20%、课堂参与20%、平时考核(含技能)20%组成;终结性考
核根据课程特点由理论考试20%、技能考核20%、学生作品20%组成。
(2)实践必修课(认知实习、实验、实训等):过程性考核由出勤20%、任务完成20%组成;终结性考核为实训成果以及实训报
3.岗位实习:过程性考核由签到考勤40%、实习周报20%、实习月报20%、实习总结20%、指导教师评价20%组成;终结性考核为
4.选修课(含讲座):过程性考核由出勤40%、课堂参与20%组成;终结性考核为考查或考试40%。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包含选题、任务完成、作品质量、答辩等,
本专业采用同行评教、学生评教、企业评教、督导评教作为主要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并按学校要求在期中、期末进行教学检查,汇
(1)完成军事技能训练 3 周、军事理论教育 2 学分 36 学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4 学分 66 学时、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 学分 36 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 学分 72 学时、形势与政策 4 学分 68 学时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达标;
(2)民族表演艺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感受艺术的能力及通过听觉分析音乐的能力,系统地理解并掌握舞蹈表现各要素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结合自身专业,对器乐作品进行全面分析与理解;
(3)具有民族文化理论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脉络,了解中国传统歌舞音乐,并通过学习对民族表演艺术以及艺术学
学科有综合全面性认识,并能结合自身专业,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文化与风格;
(1)具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计划、创新创业意识;
(2)具有良好的中文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具备较好的民族乐器演奏水平,能够独立的处理民族器乐作品,可以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族器乐作品,同时具备民族器乐教
(4)具备较好的声乐演唱能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对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掌握歌唱中的技术技巧、
不同年龄段的发声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一般声乐作品的能力,具有多种不同风格、不同织体、不同情绪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
(5)具有不同风格舞蹈和创编的能力,掌握中国古典舞、民族舞、体育舞蹈的基本组合和舞蹈训练的技能技巧,能够独立进行舞蹈团的
(6)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完成美育类课程达到 4 学分 72 学时,心理健康教育 2 学分 36学时,劳动教育 2 学分 36 学时,体育课 8 学分 134 学时,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美育、体育、劳动素质教育达标;
(2)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本专业目前在校生2个班共计约70名学生,学生岗位实习对口率为40%,就业率98%。未来预期在校生规模稳定,本级学生岗位实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着重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在全省的质量排序和社会影响力。打造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校级高水平专业群1
个;科学构建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的师资队伍,建设1支校级并冲击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省级
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能获二等奖以上1个/年,省级及以上课题1个/年;力争校级或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校级在线精品课程1
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自编1本专业教材;改善教学条件,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个,建立1个校级并力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
生技术技能突出,本级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生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