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文化艺术学院、校图书馆、云南省邓洁煌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联合举行的“文创·书·雅集”成果汇报展览在图书馆二楼大厅正式开展。图书馆馆长于会超为本次雅集题名书写“刻鹤图龙”,寓意对待事情非常认真细致,致力于将其做到极致,体现了工艺制作的匠心精神。
本次展览以我院工艺美术品设计2201班专业学生作品为主,展出了不同材料、不同类别、不同角度和不同设计理念的10组工艺作品。展览时间为2024年1月11号至1月19号。
再冷的冬天也阻挡不了春的到来,欢迎全校师生到图书馆二楼赏一场艺术之美,和我们共迎春的到来。
十大展览主题速览
主题一:《四大神兽》
作品简介:“四神”是一个大约出现在周代的概念,分别是青龙、 白虎、朱雀、玄武四灵。本组作品以四大神兽为设计灵感,与现代扎染和陶瓷工艺结合制作了一系列作品,让四大神兽以不同的形式融入文创作品,开启观者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主题二:《品茗茶香》
作品简介:本套茶具是结合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旅游地学博物馆的“三叶虫”所制作的一套茶具 ,壶和盘子的设计依据是大理的苍山洱海, 茶宠是中国文化元素貔貅、醒师和鱼的现代设计,日历是关于云南的红色故事文创,还有云南16个州市的特色的产物构成的陶瓷地图,以蒙自彝族的民俗活动为主设计的掐丝珐琅的文创产品,玻璃罩中的是缠花工艺制作的梅兰竹菊为主题的文创产品。
主题三:《药文房》+《龙茶》
作品简介:本组作品为文房四宝,以云南当地中草药天麻、生姜、铁皮石斛、三七和地涌金莲等为设计灵感,以仿生泥塑的形式制作了文房系列产品。
作品简介:采用龙年主题,以陶艺、染织、木雕等工艺设计制作龙年相关的茶具和茶席套装。
主题四:《花时花室》
作品简介:云南历来有“植物王国”的美称,以云南特有的山茶花、玫瑰花、豌豆花为元素,采用扎染、蜡染、陶艺、掐丝珐琅、编织等工艺,围绕室内一角,营造繁花月令景,讲述云南四景轮动、繁花似锦之景象。
主题五:《山茶花之韵》
作品简介:以昆明市市花山茶花为元素设计的家中一角,用扎染的方式制作山茶花灯,糊染的工艺技巧制作了桌布,牛皮纸做的包和编织灯。陶艺、泼画加上扎染工艺结合制作屏风和地毯,挂灯主要是运用了抽象的概念进行设计,整体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舒适的氛围。
主题六:《蓝花楹》
作品简介:每个人对家的感受不同,呈现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回归原点都是在体现爱和舒适。本组作品以昆明网红街教场中路的蓝花楹为设计灵感,提取蓝花楹的蓝紫色调设计了一系列的文创家居用品。
主题七:《兰》
作品简介:本组作品以兰花为创作元素,运用蜡染、编织,陶瓷青花等工艺设计制作了兰花抱枕,兰花沙发布,牛皮纸包,玻璃灯,书法桌布(描述兰花的诗句),装饰画,蝴蝶风铃,青花瓷盘等系列作品,整体色系为蓝色系。
主题八:《四君子》
作品简介:梅兰竹菊自古被世人称之为四君子,成为感物喻志的象征,亦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梅兰竹菊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
本组作品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作品,高温烧制的釉下彩瓷盘和型糊染工艺制作的抱枕和装饰画。屏风的元素则是云南青花纹样,运用了掐丝珐琅的工艺制作,屏风上的灯笼主题是云南佤族特色村翁丁村。
主题九:《秋禾》
作品简介: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此作品选择了云南较具有代表的花,运用型糊染,编织,掐丝的工艺来呈现。
主题十:《休闲一刻》
作品简介:本组运用扎染、陶艺、编织、扎染、蜡染和型糊染等多种工艺进行制作,营造家中阳台的休闲一刻,同时以蓝色为主旋律,紫色为点缀,想让人在阳台休闲做喜欢的事情时感到平静和安心又舒适。
本次展览所展出的全部作品,都是工艺美术品设计2201班全体同学在邓洁煌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完成的。邓洁煌老师同时也是云南省邓洁煌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下称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
大师工作室于2018年在云南省教育厅主持开展的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示范遴选工作中获批立项,2021年11月17日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
自成立以来,学院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引进相关陶瓷企业、工艺大师、云南地方代表性窑口的陶瓷工艺非物质文化传 承人和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校企共建,创新人才培养和 产教融合机制, 将“云南省邓洁煌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打造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点打造极具云南特色的陶瓷类旅游工艺品,努力成为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发挥实验教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工作室“主动脉”课程质量
带着课程改革创新理念,大师工作室开设了专题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金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渗透到陶瓷工艺作品的创作中,变知识传授为精神引领。
在教师完成陶瓷工艺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践陶瓷工艺的过 程中,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内涵植入其中,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既包含对资源的发现、丰富,也包括对资源的精选加工,并将其提炼为陶瓷语言进行创作,加强“实践金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教育渠道。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使其以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学生需求的样貌展现在受教育者面前, 进而充分发挥教育主动脉的作用。
(开设专题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金课”现场。)
(与建水陶瓷龙头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基地。)
以“微循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名师工作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微循环则是通过大师工作室举办的各类陶瓷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学生通过参与陶瓷文化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内隐和辅助的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作室的目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局限于理论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渗透到学生内心,微循环在工作室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中以隐性或细微熏陶的教育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云南陶瓷相关的日常讲座、报告、论坛、党团学习活动、学术活动,学生陶艺社的社团活动,手工艺术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陶瓷作品定期展览,陶艺创意市集的形式、内容、途径、方法, 加深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发挥日常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优势。
(大师工作室定期举办非遗大师进校园系列讲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非遗中的具体表现传授给师生。)
(以陶瓷工艺为依托,师生积极参加云南省各类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大师工作室设计的蓝花楹陶瓷文创产品代表学院参加教北社区主办的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
学校副院长黄绍勇为大师工作室进行了“云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未来,在礼敬、保护文化经典的基础上,大师工作室将继续擦亮文化品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在讲好中华故事、 传播青年声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扩大社会影响 力,让更多的师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