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聚焦
2017教学质量提升年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二〇一七年四月】
来源:编辑:宣统部    发布人: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27

目 录

一、建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

(一)建设现状… 1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

(三)面临的形势… 3

二、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建设思路… 5

(三)建设目标… 5

三、“十三五”具体举措… 6

(一)凝练学校核心文化,加强学习践行… 6

(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决策力和执行力… 7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8

(四)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8

(五)加强文化景观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9

(六)编制视觉识别手册,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 9

(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学校品牌影响… 10

四、保障措施… 10

(一)组织保障… 10

(二)制度保障… 10

(三)资金保障…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具有人文历史和民族艺术特色、自然和谐、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塑造学校的文化品牌形象、提高人才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长远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提升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的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学院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根据云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指南》和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建设现状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在六十载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云南地域民族文化、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历史底蕴、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初步构建出校园文化基础体系。

1.精神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学校凝练了“厚德通道,博学知行”的校训,“知行并尚,化育延芳”的办学理念,“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等精神文化元素,并得到良好践行,对继承和发展学校文化传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制度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校章程,并以章程为基础先后制定了涉及教学、党群、行政、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的制度文化氛围。

3.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学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学校以旅游行业文化为特色,开展了类别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文化艺术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职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等,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熏陶功能,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环境景观凸显行业特色和历史底蕴。学校整体自然环境具有文化历史底蕴,学校大门、和谐广场、旅游地学博物馆等既充分体现云南地域特色,也突出了学校历史发展和旅游专业特性,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教育熏陶功能。

5.视觉形象初步树立。学校将昆明地域特色(绿色)、旅游特色(七彩花瓣)、教育属性(书本)、办学历史融为一体,重新设计了院徽,整体体现出育人为本、追求卓越、多元和谐的学校精神和地域特色。

6.宣传推广提升学院知名度。学校通过门户网站、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媒体平台,以专题、通讯、评论、专访等形式对学校重大活动和办学成果进行宣传,有效扩大了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少数师生仅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全面、不系统,文化建设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导致文化建设的深度和高度不够,大学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不够凸显。

2.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够。理念体系不完善,部分理念缺少特色和创新,一训三风墙、校训石、理念文化读本、体系化的楼宇道路命名等缺失;制度的系统化、统一性、精细化不够,执行力有待加强,协调高效、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还需要进一步塑造和践行;视觉识别体系方面仅有一个院徽,标准字、标准色、辅助图形等视觉核心元素缺失,办公、公文、会务、教务等应用物品未植入院徽;环境建设方面缺少极具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标性景观,文化上墙的部分缺失,环境育人的功能有待加强。

3.利用信息技术宣传推广不够。学校宣传推广多集中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如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缺失,没有紧跟信息化、互联网发展大潮。

(三)面临的形势

1.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对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系统而明确地指出,文化育人创新行动是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从学校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

2.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学院由中职升格为高职并向本科职业教育方向发展,文化建设必须同步发展以适应学校新的发展定位,必须更好地发挥凝聚、规范、激励、导向的功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同时学校面临新校区搬迁和旧校区改造,校园文化建设可抓住“改旧建新”的机会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二、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战略,按照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原则,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扎实做好文化的凝练、培育和践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建设思路

1.注重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一方面要继承学校60年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认真梳理、传承;另一方面也要着眼于学校新的定位和目标以及发展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

2.注重传统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现代工业文明,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培育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工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3.注重民族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结合旅游院校的行业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点融入云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元素,同时适当兼顾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文化元素,打造民族性与国际性协调融合、互补共生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从精神理念、制度文化、行为规范、校园环境等方面,对校园文化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努力建成既体现职业教育特质和旅游行业特色、又彰显学校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且兼具鲜明地域风格和国际化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学校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品牌校。

2.具体目标

(1)精神文化方面:吸收现代大学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精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新凝练学校的一训三风、办学宗旨、培养目标等核心文化,构建思想先进、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理念文化体系。

(2)制度文化方面:以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为导向,围绕学校章程,进一步健全教学、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形成以人为本、科学民主、协调高效的制度文化内涵。

(3)行为文化方面: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引导和规范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行为,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勇于创新、文明和谐的行为风貌。

(4)环境文化方面:以新校区建设和老校区改造为契机,对学院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突出育人特色、学术氛围和区域文化风格,完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增设文化景点,打造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

三、“十三五”具体举措

(一)凝练学校核心文化,加强学习践行

以推进省优质校建设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充分吸收借鉴现代学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继承创新、开放融合,科学界定学校精神的内涵,提炼校园文化18项理念(一训三风、学校精神、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目标等)及其详细释义,汇编成学院理念手册,发放给学院师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和熟知,使学院全体成员深入理解并严格践行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

在校园的显著位置设置一训三风墙、校训石、寄语石等,并以学院文化理念为基础,对学院的楼宇道路进行系统命名,赋予楼宇道路以文化韵味,使学院理念文化随时随地可见可听可感,增强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决策力和执行力

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学校章程为基础,完善决策体系和规章制度,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将以人为本、科学民主、协调高效、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十三五”期间,重点围绕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模式等进行制度创新。

各部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在充分调研、讨论、论证和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开展规章制度的制修订和汇编工作,着重解决规章制度中存在的过时、冲突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通过制度的制修订、汇编,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和执行力。

(三)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围绕学生成长成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统筹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平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的作用,开发并完善思想教育第二课堂。

(四)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围绕旅游文化、云南地方民族文化、南亚东南亚区域文化、国际交流等,系统规划和开展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以学生处为主导,结合职业素养教育,开展以旅游行业文化为主题的各类德育活动、文体活动及学生劳作教育;以团委为主导,继续组织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两红两优表彰、暑期三下乡、青年马克思培养团课、社团展演等共青团活动;以文化艺术学院为主力军,依托大学生文化艺术团,统筹指导全校的各种文化展演活动,挖掘云南少数民族的歌舞、器乐、服饰等特色,分类培养、专业培训各类文艺队,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内外高校文艺展演交流,塑造高职文艺品牌;以国际交流中心为主导,相关二级学院积极参与,加强与境外合作高校、政府、学术机构的文化教育交流,每年定期举办旅游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等。

(五)加强文化景观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实施校园人文景观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学院文化品位,体现学院文化内涵和历史文脉底蕴,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充分调研论证,精心设计,加强新校区的系统规划与建设,做好老校区的文化改造提升。

室外环境增设一批主题雕塑、景观小品、水景、文化墙、文化长廊、宣传栏、涂鸦墙、读书角、休闲园等文化景观点,完善提升现有文化广场的文化设计及整个校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完善校园道路、广场和楼宇的铭牌制作,开展园林绿化综合治理,营造绿色舒适、文艺雅致的校园环境氛围;

加强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综合楼、宿舍楼等楼宇内外部的文化建设,室内空间及大厅、走廊、楼梯等公共空间可按实际情况及功能需求增设浮雕墙、墙绘、展板挂画、灯箱、宣传橱窗等文化装置,使学生在学习、实训、生活中随时享受文化氛围的熏陶;

加大对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场所的投入力度,重点强化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投入和文化设计,满足学生文体活动需求;

推动学校旅游地学博物馆的文化建设升级,将其打造为云南省旅游文化教育品牌基地,对外展示交流与参观学习的形象窗口。

(六)编制视觉识别手册,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

组织有平面设计功底的师生,或聘请设计公司的专业设计人员,以现有院徽为基础开展视觉识别设计,补全标准字、标准色、辅助图形等视觉形象核心元素,办公、公文、会务、教务等应用物品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使用手册》,统一学院的视觉形象;在全院推广使用办公用品、事务用品、会务用品、服饰用品等各类视觉识别系统成果;制定《视觉识别系统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对学院视觉识别系统的规范管理,使学校文化标识和形象符号得到更好展示和宣传,发挥其规范管理、凝聚人心的作用。

(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学校品牌影响

从宣传平台、宣传方式和宣传物料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提升,面向全国和南亚东南亚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学院的宣传频次和力度,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拓展微信公众号、校园视频网、校园BBS论坛、手机APP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优化宣传推广形式,特别是对学院的大型文化活动或庆典仪式等采用宣传造势、跟踪直播、信息互动、跟踪报道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精心制作宣传视频、微电影、画册、招生手册、招生简章、校刊等宣传物料,提升宣传物料质量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由校领导以及党委宣统部、党委办公室、学生处、文化艺术学院等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校园文化专项工作组,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和领导,切实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二)制度保障

严格制定《校园文化管理总规》、《学院文化活动管理机制》、《绿色和谐、安全文明校园管理规定》等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以规章制度确保校园文化建设责任落实到学院全体成员。

(三)资金保障

建立稳定的校园文化经费投入机制。以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为主要投入,以地方财政、企业基金、校友捐赠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资金渠道,结合常规预算、专项投入、自筹资费等方式,使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充足,逐年增长。


上一篇: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十三五”规划【二〇一七年四月】

下一篇: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数字校园建设“十三五”规划【二〇一七年四月】


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