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与文旅专业特色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
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面向在校师生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年均完成2000余人次测试,有效提升师生语言应用能力。


开展“推普+技能培训”“推普+文化传承”活动
我校创新开展“推普+技能培训”“推普+文化传承”系列活动,组织师生深入乡村开展专项实践。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金江镇,“说好普通话,讲好团结事,共绘振兴卷”实践团以“语言+数字技能”模式,为村民定制农产品直播话术模板,通过方言对照练习帮助村民解决发音难题。

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红旅同心·佤山筑梦”实践团通过手工协作与普通话教学,帮助边境村民跨越语言障碍,强化民族团结意识。


在普洱市镇沅县,青少年托管班的特色推普课堂则以多元形式激发乡村教育活力,手工艺课程与文化体验相结合,为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

发放宣传手册,营造推普氛围
推普周期间,我校还通过制作宣传手册、悬挂标语、粘贴海报等形式营造浓厚氛围,推动语言文化深入人心。


接下来,我校将持续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系列行动,深化语言文字工作与专业教育、文化传承的融合创新,以更丰富的活动、更务实的举措,推动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综合素养双提升,让文化传承成为学院发展的“闪光点”,为助力新时代文旅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