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万人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行政党总支的统一组织下,于当日上午准时收看了十九大报告现场直播。会后,又通过网络媒体等反复研读学习报告内容,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强大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深刻领会到十九大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从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党员,深切感受到国家领导人为了民生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宏伟战略眼光,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倍受鼓舞。现结合所在部门工作岗位实际,将个人学习心得报告如下:
一、推进素质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关键
当前,我们国家针对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中高考改革、开展学生素质测评、号召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等等,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发展素质教育,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其核心就是要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处于关键阶段,教育的支撑地位更加凸显,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只有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全面加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工作,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同时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这是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区域经济以及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大多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若农村教育大幅度提升,提高新增劳动力文化素质,推行高中阶段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势在必行。从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高中阶段教育”,再到十九大的“提高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一以贯之的,是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决策,集中体现了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常说“扶贫先扶志”,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是关系到转变农民思想,促进农村扶贫的大事。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于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乃至提升全国人口素质都有积极的影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不仅是要求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同时也是教育机会的相对公平;公平不是平均,因此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改变农民观念,做好农村儿童入学工作,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我国某些地区教育始终薄弱的现状。
办好网络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网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要想发展好我国的教育,必须要搞好网络教育。中国坚持不懈推进网络教育,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因此,国家更加重视网络教育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作为高职院校更应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
三、提升教育质量——教师素质是核心
高质量的教师决定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是改进教风学风的有力手段,更是当代社会道德风尚建设的必要内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其他任何职业都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特殊贡献,支撑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基于此,秉承我国悠久的尊师重教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倡导尊师重教。尊师重教,不是喊口号,需要把其落实到持之以恒提高教师待遇、切实改善教师环境、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与成就感等更高层面上。
四、努力实现中国梦——培养青年一代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服务对象就是广大青年一代,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党员,心中倍感光荣和自豪;同时,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切意识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建设;意识到自己坚守平凡岗位、履行好工作职责,就是在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为培养青年一代默默付出;意识到无论是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还是承担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或是开展教书授课工作,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首先自己要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十九大报告,正是一堂心系民生、全面发展、深化改革引领起航的大课,更是一堂坚定信念、催人奋进、昂扬斗志、砥砺前行的党课。我再次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我愿坚守平凡,不忘初心,努力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为现实伟大中国梦接力奋进的一代代优秀青年而不懈奋斗。